close

詩書禮樂,有沒有”樂經”的資料呢?西京投資 詩書禮樂,有沒有”樂經”的資料呢? 任何資料都可以的。

雖說它以亡歿,但是有沒有關於樂經的任何資料呢?作者是誰?內容是什麼?有提到過的資料都可以貼上來,謝謝。


樂經,書名,《六經》之一。

關於《樂經》的流傳,有多種說法。

一是認為,《樂經》已亡於秦火;一是認為,《周禮天官》之《大司樂章》為《樂經》;一是認為,本來就沒有《樂經》這部經。

第一種說法,即《樂經》已亡於秦火,較為可信,採納的人也最多。

七十年前的1936年12月,西安發生了舉世震驚的西安事變,而在事變發生時,在陝西省旬邑縣發現的《樂經》與世人擦肩而過,又一次陷入了湮沒。

這是筆者在研究《西京民報》時新近發現的。

《四書五經》相傳原為六經,即《詩經》《尚書》《禮記》《周易》《春秋》和《樂經》六部,秦始皇「焚書坑儒」,據說經秦火一炬,《樂經》便從此失傳。

《西京民報》由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在西安任「西北剿匪總司令部」副總司令代總司令職時於1936年6月出資創辦。

1936年12月12日的《西京民報》第四版刊登了在旬邑縣發現了《樂經》的經過,標題為:《樂經》旬邑古廟發現竹簡飛雲洞中只餘今文。

副標題是:書存邵主席手行將付梓。

內容為:孔子刪詩書,定禮樂,成為六經,為中國文化之淵泉。

自經秦火後,六經遺失,及漢除挾書律,齊魯諸生,得默寫原經,但謹成詩、書、禮、易及春秋五經。

而《樂經》一書,無復能記憶而寫出者,是以三千年來我國的六經缺一,成為莫大的遺憾。

傾本省在旬邑縣發現《樂經》,實為稀世奇珍,文化界又得一至寶,茲將發現經過略述於後:明末清初時,本省旬邑縣直道村內,有布衣隱士文平人又名應熊字夢葉,號抱懷子其人者,年十六歲時,一日雨後,往村外一古廟散步,廟歷史不可考,有竹簡狼藉地上,韋編成灰字皆蝌蚪,不能識讀,文君遂檢藏家中。

逾十年後,文君已學有根底,參閱諸書,始將竹簡蝌蚪文加以整理,方知為《樂經》全文,遂寫釋為今文,酌加註解,並另著《周易》蠡測解,無字易義等十餘部。

各部名著曾經載入旬邑縣志中,自文平人先生逝世後,經二百餘年兵燹,竹簡已失。

遺著散佚各處,現存之今文《樂經》系平人先生族中後人文爾慰先生收藏,恐再湮沒,於十年前送交蕭之葆君之洞中保存,蕭之葆君,字筱梅,為遜清名翰林,現年六十九歲,曾修旬邑縣志。

志成由縣長呈省府撥款付印,蕭趁機願將十餘年來保存之《樂經》贈借付印,以廣流傳。

邵主席得訊後喜不自勝,當即派省府秘書鄭自毅君(今年二月任旬邑縣長)於上月二十五日赴旬邑縣接洽一切,本月四日方返省。

記者昨赴省府晤鄭秘書詳詢接洽情形,據云:蕭君住飛雲洞中,洞在旬邑縣東二十餘里之山谷內石崖上,石崖高約二十餘丈,峻峭如璧,洞共四層全為人工鑿成,洞之歷史業有千餘年,據史載唐末彬寧節度使王行瑜稱兵犯闕,盤踞此洞,後為李克用所敗逃竄宜君一帶,又元末御史蕭元義在此洞隱居十三年。

後有西台御史桑葛失裡及三原縣尹朱純真統兵據此,後為明許達兵所戰敗,桑及朱率妻子投崖下死。

因此又名此洞為義崖洞。

洞之形勢奇古已極,自崖下內進一小洞,小洞上鑿一孔如井,自井攀升六丈餘,抵一大洞,洞向外開有窗,此洞為蕭君住室,再上六丈餘,仍為大洞,為藏書室,再升六丈為最上洞,是廚房,蕭君全家均住洞內,每日飲食米水,自下洞用滑車運至上洞,蕭君每日出入,亦須攀洞十餘丈,洞即如此奇妙,將下洞一塞,上洞用石一堵,雖千萬人馬,亦難闖入。

故《樂經》全書被蕭君藏在此處頗為牢固,去歲地方不靖,原書仍能保存,全仗洞之牢固深邃所致。

蕭君家庭共為七口,夫人,二子,二子媳,一女。

長子學業普通,次子文學頗佳,蕭君修旬邑縣志時,因年邁眼花,僅口述大意,完全由其次子代為操觚。

蕭君在石崖下,僅有地二十畝,每年收糧不過數石,維持一家生活頗為不足,時感斷炊之慮。

蕭君即為名翰林,又保存古書,社會人士對蕭君應愛護而救濟之。

蕭君所藏之《樂經》內容既系蚪文譯釋而來,故內容均人未所見,全書共三冊,每冊約百頁,為清初時最上紙料,書前有文平人自序。

首卷前句為帝曰(即指黃帝)下為師曰(樂師名呂),再下為孔子、顏子解釋等等。

從當年這篇新聞報道可以看出,1936年在旬邑縣發現的《樂經》為明末清初當地一位隱士根據一座古廟裡的竹簡整理譯釋而來,傳至前清翰林蕭葆君,再通過他修旬邑縣志的途徑使此消息為當時的省主席邵力子獲悉,邵力子當即派秘書鄭自毅將《樂經》共三冊從旬邑縣蕭葆君手中接收。

這篇報道是《西京民報》分別於1936年12月12日、13日兩天由《西京民報》獨家刊出的,從報道看《樂經》已在邵力子手中,第二天報紙的大標題沒變,而副標題卻改成了:書存省政府行將付梓。

但不管怎麼說,省政府馬上要將《樂經》印刷出版了,記者稱發現《樂經》是「文化界得一至寶」。

可就在這個當口,舉世震驚的西安事變爆發了,《樂經》印刷出版的事從此便沒了下文。

參考資料 http://bk.baidu.com/view/529834.htm
《樂經》在秦始皇焚書時亡佚,或亡佚於戰火,這是一個原因。

  另外,據學者考證,《樂經》中所載是以「樂譜」的形式呈現,除非是專業的樂師,一般人是很難將樂譜背下來的,所以一旦亡佚就再也沒有人可以把它背出來了。

這是主要的原因。

  而其他五經則是用「文字」書寫,比較好背誦,例如漢初時候,就由秦代研究《書經》(《尚書》)的老學者伏生將尚書中大部分的內容背出,但多少有背錯的地方,直到發現孔子舊宅的古文本時,才予以校正。

  也有學者推斷《樂經》其實是《詩經》在演奏時的曲譜,但沒有得到證實。


我聽我們老師說,「樂」因為是樂譜,所以只有樂師會彈,普通人看不懂。

而且音樂的東西,老師怎麼教,學生就怎麼學,尤其是古代的樂譜,都是沒有標拍數的,記號方式也不同,就算有譜也不一定會彈。


旬邑縣,蕭君,樂經,邵力子,六經,西安事變,鄭自毅,西安,西北剿匪總司令部,簡飛雲

三國志|寓言|紅樓夢|張愛玲|散文|唐詩|西廂記|修辭|陶淵明|儒林外史|李白|水滸傳|三國演義|西遊記|家|言情小說|十二金釵|典故|詩|三字經|聊齋志異|成語|千字文|人間詞話|三十六計|朱自清|龍族|徐志摩|字典|


參考資料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607042207895 西京投資


  • 留言者: cewpisupru
  • Email: zzzzzz@hotmail.com
  • 網址: http://x4.syww.com.tw/
  • 日期: 2013-02-12 14:53:56
大家好..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ugen45991 的頭像
    fugen45991

    知識收藏區

    fugen459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